

关键词:认知升级# 思维观念# 设计之外#
导读
你好,欢迎回到《dop设计实战指南-春节特刊》,咱们继续升级自身的观念。

本期是春节特刊的最后一刊
我们将摒弃掉一个破旧的「学习观念」,开始之前,请你先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你的自学质量高吗?
2、好的“自学方法”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3、怎么一步步的去提高“自学”的质量?
一、大多数人都在低效“自学”
本期是我们春节期间需要升级的最后一个重要观念——学习观念。
我还是先说我的结论:我认为,其实绝大多数的室内设计师,都是在看似努力的低效“自学”。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结论,源于我过去的一段经历:
2018年开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重要目标——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原因很简单,我发现与之前做工程项目管理不同,对于我现在做的知识服务这件事,如何把自己懂的知识让用户最短时间掌握才是知识服务的本质所在,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演讲能力是必须掌握的一个手段,因为比起看文章,人类的大脑更喜欢看图文并茂的视频或者逻辑清晰的音频。
所以,我跟着《像TED一样演讲》这本书和一些演讲课程上面教的演讲方法凭感觉来“刻意练习”,甚至还做了《dop工艺节点提升计划》这样的干货课程来做为阶段性指标;
虽然我的节点课口碑很好,但是,我发现课程录制到一半左右,自己的演讲水平似乎没有太大的进步,好像到了瓶颈期,不管怎么练习,都有些停滞不前;

原因很简单:我根本连“好”的标准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要训练些什么,而且还收不到任何反馈,更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要改进,即使我每天花大量时间去练习,同样收获甚微,只是“感动了自己的重复”。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我立马决定,放弃“独自一人学习”这条路,而是通过课程里的演讲方法,把录制的视频和每天的训练成果,给「会员社群」的伙伴以及身边好友,通过演讲课程给的标准和学习社群的反馈和建议,来不断修正与调整自己的训练目标,让自己的成长能够看得见。
现在回看起来,那一次的改变还是受益良多的,让从前没有任何演讲经验的我,逐渐从10来分钟的演讲,到2小时的独立分享,甚至跟老板一起做了几期「设计得到嘚吧嘚」这样的聊天栏目,收到的反馈都是相当不错的。
如此看来,我认为“独自一人的自学模式”之所以低效,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你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标准。
第二,没有人给你反馈,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对是错。
这两点都至关重要,无论是哪一点,都将导致“你看上去很努力,其实只是低水平的勤劳”。
二、反馈系统的巨大作用

既然“自学”的两个大坑在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以及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套“反馈系统”来帮助我们避开这两个大坑;
所以,针对这两个大坑,反馈系统就必须有两个特点,首先它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为我们指明努力的方向,建立努力的标准;
其次在练习过程中,它能够及时指出错误,并引导我们调整,而最典型的反馈创造者,就是老师,教练,队友等客观的第三方;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只要刚开始,我知道什么是好的标准以及练习的方法,我就可以不要反馈或者不要老师了。跟着方法和标准去执行就好了;
其实不然,就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正确的,反馈系统的作用还是十分关键,一是因为,你不能保证你理解的正确,和真正意义上的正确到底是不是一回事,二是因为,从懂了标准到真正掌握并运用需要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由于缺乏经验,我们经常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即时有时能意识到,也可能会因为还不太熟练而无法有效地纠错。
举个例子,之前在会员社群里面,有朋友提问“如何在已经做好的石材干挂墙上,固定木质吧台门扇?”

我给出来如上所示的解决方案,并配上了一大段的注意事项讲解,最后,大家都说懂了这个做法,但是,我让其中一位小伙伴把它的理解讲一遍出来后,发现他认为他理解的做法,和我想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人给提出的反馈,那么,可能他会使用这个错误的解决方案去解决他碰到的类似情况,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这也同样能解释为什么多数人就算掌握了健身的所有招式和技巧,他们也会请个健身教练全程辅导的原因了;
因此,我们可以推导出,要想高效的学习或者说避免低效的勤劳,每当开始一个新领域的学习,或者深度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们都应该跟随一个好的“教练”或者“反馈机制”,因为它们不仅仅能领我们入门,教会我一个标准和练习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我们出错的时候,给出反馈和指导;
什么才是好的反馈系统?
不过,同样是“反馈机制”,它们也存在优劣之分,因为专业的人不一定会教,而会教的人不一定专业。因此,我个人认为,拥有一个好的“反馈机制”是避免低效勤劳的关键,而“好”的标准我认为有三点:第一,专业,第二,易交付,也就是会教,第三,多元的讨论;
“专业”被我放在首位,其用意不言而喻;它是反馈系统的基础,但是,就目前室内设计市场上那些所谓的“老师”,自己真正做过正规项目的有几个?如果自己都没有一定的实战经验,那么,他教给你的东西,你真的敢用吗?
同时,除了专业以外,为什么我一定要强调“易交付”,难道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会教吗?当然不是,自己会并不代表就能教会别人,因为教是另一门底层的学问;
“易交付”首先意味着传授者自己对于讲解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其次,还要通过浅显易懂的讲述方式,深入浅出的让学习者能听懂;
最后,“多元的讨论”也是这个反馈系统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因为掌握知识的第一步是从提问开始的,二是传授者理解的正确,可能也只是片面的,而开放的谈论,则会让一个知识点或者观点,更加成熟经得起推敲;三是因为能够接收不同的观点,本身证明这个“反馈机制”的包容性会更强,不容易出现“铁锤人倾向”

PS:铁锤人倾向: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钉子,意指那些依托于过去成功经验来解释所有事情的人;
毫无疑问,找到和创建好的“反馈系统”的确很难,但了解这个系统后,起码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把这个意识种在自己的脑子里,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跟随符合上述标准的老师/课程/社群,以避免走太多不必要的弯路,和低效的努力。
三、如何一步步提高“自学”质量?
如果能专门的请到符合上述标准的“教练”来指导自己,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对于当下的设计领域以及新人设计师来说,这铁定不现实的,那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
我和设计得到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一句话:“一个人只能走的更快,而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
既然低水平勤劳的两个大坑是“没有标准”和“没有反馈”,好的“反馈系统”要包含“专业”“易交付”“多元讨论”这三个特性,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去尝试下通过线上的优质课程获取好的标准,并通过优质课程的途径找到优质的社群,连接更多的牛人,找到更多的小伙伴,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呢?
就比如:
通过《dop设计实战指南》全面构建起关于室内设计师必须要掌握的系统知识框架。
通过《工艺节点提升计划》学会绘制节点图的底层思路,创建起属于你自己的标准。
通过《dop室内施工图制图标准》学习一套受用终身的施工图绘制思维。
然后加入「设计得到会员群」,积极参与每天的每日问答,通过小伙伴们的反馈来夯实与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让改变看得见;
在精进自己的同时,也能够分享他人,多好的事儿。
当然,还是回到我们第2期特刊提到的原则,虽然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该套方法论呈现的效果可能不一样,但是,如果你严格按照这样的思路,并利用好互联网的工具去“自学”,我相信,效率一定比你现在的自学方式要好很多,让你彻底告别“低水平的自学”。
今日得到
本期内容我带给了你一个全新且高效的学习方法。
简单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因为在自学过程中没有好的标准和反馈,所以,大多数人的自学都是及其低效的;想要提高自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创造“反馈系统”,而好的反馈系统必必须包含“专业”“易交付”“多元讨论”这三大因素,所以。自学的过程中,找到优质的课程和学习社群以及自身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提高自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写在最后
今年的春节特刊到这里就结束了,回顾起来,我们一起升级了4个戕害你良久的错误观念。
希望你在往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抬头看看“设计之外”的天,在不断追求专业精进的同时,也能够想想自己当下的生活,到底有哪些死结。应当怎么去除掉这些你习以为常,但却暗自戕害你良久的错误观念。
这就跟我们的电脑操作系统一样,要想电脑运行流畅,除了购买更高配置的部件外,更多的是靠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从系统层面去提升电脑的使用体验。
多年后,我希望你回想起这次的春节特刊,还能想到这句话:
“如果当前的生活,有不少无解的死结,说明你需要一次系统升级,你的思维方式需要彻底改变。”

↑ 东晓 ↑ 欢迎一起交流
- 今天是dop陪你成长的第287天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