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什么时代了,你还认为设计师是靠“经验”吃饭的? - 更新观念02

 > 发布于2019-06-21 阅读 1.6k
更多

关键词:认知升级#  思维观念#  设计之外#


导读


你好,欢迎回到《dop设计实战指南-春节特刊》,咱们继续升级自身的观念。



本期是春节特刊的第2刊


我们将摒弃掉一个破旧的「心智观念」,开始之前,请你先思考以下问题;

1、设计师是靠经验吃饭,这句话你认同吗?

2、工作过程中,你是靠经验指导行动还是靠理论?

3、你认为教会徒弟,真的会饿死师父吗?

引子


去年年会,东晓随着公司来到上海的崇明岛,度过了两天难忘的户外拓展时光。短短的两天时间,通过这一次的团队拓展训练,让我对于经验管理、目标管理,向下沟通以及向上管理等等在工作中最常用的底层能力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触颇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我时隔一年,还能回忆起当时的一些收获。

 

由于篇幅有限,这次内容主要想把自己在一次小游戏中,对于经验管理的一些收获和思考分享给你,或许它能让你改变对“经验”的看法。

 

同时,也非常契合咱们这次「春节特刊」的主题定位——“摒弃掉那些一直戕害你的错误观念”。

一个小游戏带来的启发


我想你应该知道,在设计行业有个现象,大部分从业者都认为设计是一个靠经验吃饭的职业,只有靠自己的长时间累积和经历才能够成为合格的设计师。


所以导致很多年轻设计师一入行就被灌输一种,设计是一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观点;只能你通过足够长的时间的感受才能形成自己的经验,而后,再通过这经验去解决一些关于设计的问题;

 

只有自己的经验才是最可靠的,其他一切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都是学院派,都是那些所谓的老师教授用来做学问的,对你没有一点价值,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遵循自己的过往经验来选择判断,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

 

我之前对“经验”这个词和设计师前辈对它的解读是深信不疑的,甚至《异类》这本书上也说,只有通过1万小时的积累,你才能成为厉害的人。

 

所以,我一度认为只有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足够多的阅历,才能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但是,这次拓展训练中的一个小游戏,成为了压塌我认为的“经验指导行动”思维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游戏非常简单,规则只有一个:


「根据教练的伸出的手指数量,叫出对应的数字,反应时间是1秒钟,且越快越好」

 

我先简单演示一下,请你也参与进来。

 


比如看见上图,我们会自然的喊到“1”,想都不用想。对吧?

 

 那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玩一下这个游戏,根据这个规则你也可以在心里面默念着看完下面这一组图片,应该会有惊喜的。



2





3





5





4





1





3





6



好,咱们停一停。

 

有趣的事发生了,当教练摆出这个手势时,我们大部分人都叫到了6,而不是规则里面对应的2根手指头。所以,我们几乎一大半的人,都回答错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一旦规则发生变化,你固有的经验,可能是错的!”,它有可能是正在戕害你的一颗毒瘤,只是你还未曾察觉而已。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对这个现象做出了解释;

 

卡尼曼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控制我们大脑经验和感性的板块(即系统1)在看见简单的信息时,会直接调用过完的经验直接给出答案,而绕开了负责思考的板块(即系统2),也就是所谓的快思考;

 

在大脑快思考的时候,我们做出的判断与选择都是基于过往的经验而决定的,也就是说:



这个简单的小游戏告诉我们,“令你引以为傲的经验,只要稍微换一个前提假设和行业环境,那么,你的经验有可能完全失效,甚至会成为戕害你进步的罪魁祸首!”

 

回到东晓所处的设计行业,广泛的流传着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意味着师父把自己大半辈子累积的经验都传授给徒弟,而后,自己没有任何优势,则有可能在以后的竞争中,被自己传授出的经验而给打败。

 

不可否认,在过去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行业内的知识总量并不多的情况下,谁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谁就有可能赢得一场重要投标的胜局,所以,任何师父都会存在这个忧虑。

 

而现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说不定今天诞生的东西,明天有可能就已经过时了,你引以为豪的经验,还没被你归纳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



就像咱们都知道诺基亚总裁说的那句话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我们却输了”


不仅是诺基亚,intel也如此,在PC端芯片的王者,结果在手机端的市场占有率几乎为零;(PS:所以它被迫绕开了这块蛋糕,而下重注开启云服务模式。)


中国移动也是如此,人人都在通过手机发短信的时代,一片祥和,结果微信悄悄出来了......


通用电气,中兴、万达,西门子等等全球500强企业都纷纷面临裁员的窘境,


其实客观来讲,他们都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时代发展太快,他们被原来自己引以为傲的成功经验给活活给害死了。

 

想想过去几年的室内设计行业,难道不是这样吗?

 

几年前,进入大型设计院是每个设计师的向往以及奋斗目标,现在呢?

几年前,效果图制作还在用灯光矩阵的形式,现在呢?

几年前,室内设计还是大而全的一个整体,深化,软装,灯光等等专业分工都还没登上舞台,现在呢?

几年前,地中海风格还在流行,大批设计师开始学习该设计手法,现在呢?

几年前,施工现场还允许采用木龙骨做为基层材料,现在呢?

几年前,好的工程管理团队的利润基本都维持在40%左右,而现在呢?

几年前,那些怕教会自己徒弟自己被饿死的一帮人,现在难道就好过了吗?

………….

 

同样的一帮人,在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那些上一代在设计圈流传的名言警句,为什么一如既往的畅通无阻?哪些设计大师所推崇的理念和手法,难道就可以一路通吃?

 

尤其是即将到来的2019年,等待我们的一定是更大的挑战,而这个挑战却是全新的,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又做了什么准备呢?


今日得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世界正在10倍速的加速变化的。这个质朴的大道理好像谁都知道,但是,知道这个道理后,你有没有想过,既然整个世界都在变,为什么咱们引以为傲的经验就一定靠谱呢?

 

回到我们的小游戏中来,如果你连游戏规则都没看明白,没理解清楚,就开始参与进来,你认为你能顺利完成吗?

 

所以,在这个时代连你自己的经验都可能是个错误,随时会被其他事物取代的情况下,你还抱着封闭的心态去面对你的团队,可能等待你的就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在我看来,我们当下时代的游戏规则很有可能是:“没有规则”,因为,一切过往的事物都是在不停变化的,所以,在当下,或许勇敢的放弃存量,拥抱增量才是做为一名优秀设计师的不二心法,而非我们之前认为的“宝贵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你选择来「设计得到」学习,最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的原因。




 ↑ 东晓 ↑ 欢迎一起交流

今天是dop陪你成长的第285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以下内容需要登录观看

登录
#其他图文#学习方法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
游客

游客 开通会员

资料 0 提问 0
笔记 0 回答 0
图文 0 人气 0

最新图文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