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地暖# 现场解析# 流程#
导读
本期内容紧接上期,再讲完了地暖的基本概念、设计问题以及构造做法后,你是不是就要去到现场指导施工了?因此,本期内容,我们将带你去到实际的施工现场,告诉你相关的工艺流程,看完后,当你在工作中碰到实际问题时,可以游刃有余的轻松应对;
本期内容将从下面3个方面入手为你讲解国内最标准的工艺流程是什么样的。
1、湿式铺贴和干式铺贴的标准流程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共通之处?
2、在工艺流程中,做为设计师,我们应该把控那些要点?
3、不同空间的现场施工实景是怎么样的?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吗?
地暖的标准安装流程大解析
湿式铺贴方式的安装流程解析:
分步流程图↑
分步流程图↑
1、通过上面两张流程图的对比,我们很明显的能够感受到,从做法上来说,当采用干式铺贴方式时,工艺流程与注意事项与湿式铺贴方式大同小异,主要的区别仅仅只是少了一层回填层工序,其他常规的施工注意事项都相同。
2、同理,既然从构造做法而言,干式和湿式都基本相同,那么从要点把控和工艺流程来讲,采用电暖或水暖,它们的安装方式也应该是大同小异的。
3、因此,我们下面就以项目中使用最广泛,最主流,也是把控难度最大的水暖工序把控要点为主,来分部细化的解析,那些你必须要知道的重要知识点;
流程节点及注意事项解析
建立在上面提到的六步总流程上,接下来,以实际案例为主,我会很详细的带你进入到地暖设计从图纸复核到落地完工中去;现在,请你假想你是整个过程的总设计师,现在就开始参与进来我们的把控中吧。
1、图纸复核与现场清理:
叠图审核地暖图纸问题↑
1.1、任何设计项目落地的第一步,一定是对最终设计方案及设计图纸的审核,按照我们之前讲到的一些重点知识,对分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
1.2、应着重检查地暖图纸与装饰图纸的点位对应情况,对地暖的安装区域,分水器(温控电源)的点位的预留,以及与周边材料的关系、平面伸缩缝设置、完成面的高度以及布管方式应重点核实。
1.3、现场清理:
图纸确认无误后,开始对现场进行清理工作,保证施工面的干净整洁,着重清理地面的金属残留物、多余的土建预留管线以及地面平整度是否合适。
清理时,需要特别留意一点,若当现场平整度相差50mm以上,则需先做一层细石混凝土找平层,来确保铺设地暖的基层平整。
潮湿空间湿式地暖做法图解↑
如上图所示,当地暖施工空间处于建筑地下室或者潮气很重的空间,可在垫底层下方做一层防潮层处理。
2、安装分水器:
分水器安装示意图↑
安装要求:
1、根据图纸点位,找到分水器位置,确认该位置未与其他设备冲突即可。
2、安装时应核对分水器的后期检修方式是否合理,是否与完成面冲突。
把控要点(技术交底要点):
1、分水器底部离地距离不应<300mm,为方便后期输热管道的连接。
2、每个分水器的回路不应该>8个,若地暖面积需要超过8个供热回路,则需要多设立几个分水器点位。(在工装项目中经常碰到)
3、分水器的每个回路应粘贴回路标签,标签与图纸回路标示一一对应,方便后期调节水温与后期检修。
4、若是分水器暗装、则需要对墙面的完成面尺寸进行二次复核,确保后期的检修暗门设置。
5、分水器装好后,应采用保护装置覆盖,防止后期混凝土浇筑时腐蚀(干式铺贴可忽略)。
3、铺贴地暖模块:
3.1、安装边角保温带:
安装边角保温带↑
安装要求:
1、大面积敷设地暖模块前,应先安装边角保温带。
2、目的是防止地暖的热量大规模被墙面吸走,对地暖层起到封闭的作用,还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地面因热胀冷缩而造成的开裂现象。
把控要点(技术交底要点):
边角保温带的高度不能低于地暖完成面高度。且不宜使用挤塑板代替保温板材料,因为挤塑板切割厚度不一,并不能与墙面紧密粘贴。
3.2、安装保温板材:
铺贴保温板 ↑
保温带安装完成后,直接将保温板平铺于平整的基层表面,在接口处用胶带(最好是铝箔胶带)封死,保证密封性,防止热量散失。
安装要求:
1、铺设前,按照图纸预留出不需地暖的部分。
2、保温板的铺设应采用整张板材铺设,施工中尽量减少太多拼缝的产生。
3、保温板之间的缝隙、高度差都应<5mm。
把控要点(技术交底要点)
1、常规区域铺设保温材料的厚度选用20~30mm即可。潮湿环境、保温性差的空间应选用30~50mm的板厚为宜。
2、铺设中,要避开其他管道需要切割保温板,造成较大的缝隙应采用发泡剂或挤塑板条进行封闭处理。
4、安装反射膜及钢丝网:(ps:若是干式地暖,则直接铺贴专用保温模板即可,无需此步骤)
铺贴反射膜↑
铺贴铁丝网↑
反射膜起散热作用,加大输热管道散热的效率;而钢丝网能增加回填层与反射膜的粘接力,避免回填时造成的空鼓与输热管道安装不牢现象。
把控要点(技术交底要点):
1、反射膜因直接铺贴于保温材料上方,钢丝网用固定卡件固定于反射膜上方。
2、两块反射膜之间的搭接处宽度不应小于50mm,同时,使用的钢丝网直径不应小于2mm,否则起不到附着效果。
3、反射膜表面应平整,无褶皱;钢丝网应与反射膜贴紧,并固定牢固。
5、铺贴输热管道:
管道材料的选择:
按材质的不同,水暖的管道,又可以划分为PE-RT管、PEX管、PB管、铝塑复合管等;目前市面上使用较多的是PE-RT管和PEX系列地暖管。设计师做为了解即可。
安装方式:
用管卡把输热管道卡进保温材料中,或与钢丝网绑定牢固。
管道安装的要求:
1、应保证管道不变形,不翘起,固定点均匀,并与保温层牢固结合。
2、管卡固定间距:直线距离400mm-500mm,弯曲管段200mm~300mm。
3、地面管道与墙面的间距宜为10-15cm。
4、管道的间距是根据管径大小来确定,但通常情况下,水暖管道间距不应小于200mm,电暖管间距不应小于50mm:
把控要点(技术交底要点):
1、施工过程中输热管道必须是一整根的贯穿始终,中间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接头,为了降低漏水隐患。
2、若是采用电暖,则电暖管道敷设前应对管道进行电阻设置,确保管道完好无损在进行管道敷设。
6、当输热管道连接分水器时应注意:
管道连接分水器↑
1、为保证供暖效果,在输热管道外露部分应做橡塑保温管套处理。
2、输热管道的弯曲部位应该采用专用套管进行保护。
3、接入分水器的输热管道,应与地面固定牢固,不能出现松动、未牢固等现象。
4、输热管道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8倍管外径,且应保证输热管道连接分水器时保持横截面不变形。
7、打压测试
水暖管道安装完成后,与给排水工程一样,需要进行打压试验。打压强度不低于0.8Mpa,24小时后、无漏水现象,压力表无明显下降则视为合格。
8、找平层施工:
8.1、伸缩缝的设置:
1、在回填前,应按照图纸的伸缩缝设计,分区域进行伸缩缝的安装。
2、伸缩缝可采用10mm宽挤塑板材料,高度不低于回填层的高度。
3、伸缩缝两侧的管道,应使用长度≥200mm的保温套管。
8.2回填层施工:
电暖采用干式铺贴后的回填层铺贴↑
1、在打压测试完毕后,应尽快对地暖层进行回填施工,并做找平处理,避免现场其他工种对地暖层的破坏。
2、为了对地暖层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回填材料应使用细石混凝土,且强度不低于C15。
回填的要求:
1、混凝土应依据伸缩缝的设置进行分区域浇筑。
2、回填完成后,为了保证回填层不出现开裂现象,需洒水养护,早晚各一次,连续养护一周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一次回填过厚,后期地面必然开裂↑
3、如果回填层>50mm,则需分开几次回填,不能一次成型,避免后期因混凝土收缩进而造成的开裂膨胀等质量问题。
把控要点(技术交底要点):
在回填的时候,应留意分水器的压力表,如果出现压力不稳,掉压等情况,需停止回填,重新检查管道系统是否损坏,查明原因并及时做出处理。
9、铺贴地面饰面:
安装饰面↑
找平层施工完成后,就等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基体饰面,即可按照正常饰面材料工序进行地面饰面安装。
dop小贴士:
1、关于电暖的施工:
以上的工艺流程,我们把标准水暖的现场的工艺过程展现在了你眼前,电暖的铺设方式与水暖大同小异,主要的区别在于电暖的热源来自于电源,所有的管道回路都是连接至温控面板而非分水器,其他的安装方式和步骤跟水暖的施工一模一样,可参考上述步骤来理解,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2、现场图欣赏:
最后,用几张高标准的现场图来结束本期的内容:
干式水暖安装↑
电暖铺贴现场↑
水暖安装现场↑
今日得到
好了,正文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帮你回顾下本期内容的要点,要点不多,但是内容分丰富,归根结底,我为你讲了三个重要知识:
一是湿式铺贴和干式铺贴一样,都是通过六大步骤来完成安装的;
二是带你去到在安装过程中,亲眼见识了每个步骤的具体现场情况;
三是针对每个步骤,有一些设计师需要进行技术交底和现场把控的要点,我也为你一一列了出来。
当然,你可别指望凭自己的记忆力能够在没有实战经验的情况下,记住它们,那是不可能的;我告诉你这些内容,目的是让你脑子中有这样的一根弦儿,把它记录下来,放在云笔记中,方便下次碰到问题时随时调用,记住,合理的利用外脑,轻松实战弯道超车。
下期预告
《dop设计实战指南》的暖通板块到这里就快告一段落了,下一期,我会以问答的形式,对暖通板块做一些补充,带你了解一些你会格外感兴趣的内容,来做为整个暖通板块的收官,千万不能错过,明天见。
最后,请你帮东晓个忙,把今天的内容推送到你的朋友圈或者设计群,让更多的小伙伴了解到《dop设计实战指南》,感谢有你。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 今天是dop陪你成长的第205天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