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一面是科技,另一面是艺术,同时具备天然石材瑰丽的纹理和玻璃剔透的表现效果,让玻璃变得如玉石般华丽,玉石如玻璃般晶莹。
本期我想跟你聊聊这「石材界的黑科技」的设计应用以及施工解决方案。
正文:
在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心,由路易威登j集团的服装店和办公室组成的复合大楼,喧嚣中,放了一个“闪亮的石头箱子”。
而且这个闪光的盒子还和其它建筑不太一样
我们通常想到的建筑的设计是各种各样的两项对立的组合,例如墙壁对窗,透明对对开,商业华丽的法三与办公室的坚固的立面等。
但是,在这个计划中,来自日本的建筑师 Yoshio Taniguchi设计师解除了两项矛盾,并向城市提出了“连续的光谱”的概念。
为此他们准备了3种微妙不同的“透光石头”
通过将厚度为4mm、7.5mm、30mm的3种组合进行设计,从两边用两片玻璃夹住巴斯干产的绿色奥尼克斯的4mm石头,将图案转印在薄膜上的7.5mm厚石头上,看起来像极了两块玻璃做的三明治石榴石。
就像下图这样:
3种“透光之石”,乍一看是同一材质的样子,但是它们的表面可以根据夜晚和白天,光的方式改变表情,逐渐转换为抽象的透明的材料连续过程,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视觉效果。
而远在德国的一个项目也用到了此类材料:
2012年9月落成的图书馆位于德国最大的综合性音乐大学—福克艺术大学,Max Dudlerde 的建筑语言高度统一,板正且整体,让部分人会觉得 十足“硬”派。
但是在这个规整的音乐学院图书馆中,那可以将光线轻柔过滤的半透明表皮,却将建筑变得温柔起来。
外立面设计与摄影师Stefan Müller合作,每一片玻璃的纹样都通过特殊的技术,真实的还原了摄影师拍摄的采石材石块样式,这使得建筑表皮几乎和石材一模一样。
完全光滑的半透明表皮仿佛不经意的打破了室内外的界限,并柔和的过滤光线,在白天使
得图书馆有充足的光线,夜幕降临便照亮院子。
钢筋混凝土结构。竖框横梁系统,樱桃木内墙装饰。并非所有的柱子沉重,有的柱子
内部设置是暖通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