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软知识# 时间管理# 效率工作# 导读 你好,欢迎来到为您特别制作的《dop设计实战指南》特刊。 阅读之前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1.你有想过实现“过目不忘”吗? 2.为什么牛人都在提“复盘”? 3.为什么成功人士都有写日记的习惯? 本期字数约为3200字,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一张图了解全文: 序 前文提到了回顾和复盘的重要性,不知道你有没有开始行动,亲自动手记录和回顾自己的一天。 如果有,我们肯定会发现这一周以来的进步,我们知道了每天都学到了那些东西,可视化了每天的成果,现在回想一下你周一学到的东西,然后去查查笔记,是否理解到了“过目不忘”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我们理解的“过目不忘”就是指:在需要它的时候,能立马使用它,不管是立马从大脑里面调用,还是5秒钟快速从笔记里面找到。 上篇文章提及了及时复盘和总结回顾的各种好处和必要性,下面分享我自身在实践的一个方法和实际案例。它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的理解复盘和回顾的重要性,以及切实可行的指导我们以后的行动。 一、一个方法论 其实执行复盘和回顾的方法很简单,简单到你都无法相信,原则就一个 “有记录就有发生,有发生就有总结” 也就是说,关于记录方面,你只要进行了时间的记录,基本上就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了,剩下的一半,只需要根据时间轴把你一天中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简要的记录下来就完成了。 记住只是记录每天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不要像记流水账一样记录,只记重点.比如今天学会了什么新概念,工作有那些收获等等。 是不是简单到不敢相信? 记录的方法是就是这样。而后面提到怎么进行回顾,检索以及反推任务清单才是重点与要点, 记录载体 做记录之前,先明确一个概念。不管你是用纸质笔记还是网络云笔记记录,接下来所提到的记录模板与方法都是可行的, 但是我们推荐使用网络云笔记记录,特别是用印象笔记,原因有以下四点: 1,记录方便: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有电子设备都可以记录。 2,搜索方便:3秒之内便可以找到你要寻找的内容, 3,OCR识别:可以把纸质文件导成电子版,然后轻松搜索纸质文件里面的文字信息。 4,接口众多:几乎所有主流的信息获取平台(微博,微信等)都支持一键导入印象笔记。 二、复盘有哪些类型? 事后立马记录: 在之前的专栏里,我们提到过2分钟原则,也就是说,任何能2分钟内完成的事情,想到后就立马去做。这样既不会忘事,也不会浪费大脑内存来储存这些小事。 举例说明: 任何系统性学过投资基础的人,干的第一件事,一定不是立马开户去投资,新人学习投资的第一步就是从纪录自己的日常开销开始。 比如,买早餐后花了多少钱,付费后,马上可以通过手机APP记录下来,而后每周复盘,然后进行数据分析,看看过去一周的财务情况,交通花了多少,吃饭花了多少,淘宝买了哪些东西等等。 又比如,我们想到要购买XX物品后,立马记录下来,然后统一时间购买。看见一个资源不错后,立刻转存起来,后面统一下载,看见一篇文章不错后,添加收藏,方便以后查阅等等。 综上所述,事后立马记录是让我们大脑知道今天这个时间点有这个件事发生了,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精力马上去处理和详细记录,所以就只记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事件的关键词即可。等有时间的时候进行事件复盘和总结。 日回顾: 以上的案例,相信足以说明回顾和总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 当我们在养成事后立马记录的习惯后,我们基本上可以做到“过目不忘”。而过目不忘则是日回顾的前提条件。 只要在每天睡觉之前或者第二天起床后根据昨天的时间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和回顾,然后写上一两句总结陈词即可。 接下来,分享一个参考模板,总结和回顾可以围绕下面这张表的几大块内容框架来展开,让回顾就像填表一样容易。(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调整,但是表格最好是在印象笔记里面使用) PS:模版来源于,《晨间日记的奇迹》,其中加入了个人的一些更新与修改。 周/月回顾: 周回顾和月回顾的方法和日回顾一致,模版也大同小异,这里就不过多叙述,只说明一点,只记录有意义的事情,它可以是工作经历,学习累积,心情日记,纪念日等等,但肯定不是一些无聊的流水账,比如 今天吃了什么,除非这一顿饭有特殊意义。 复盘闭环: 我把上面的4个步骤链接起来就形成了上图所示的两个思维模型,我称它们为,复盘回顾闭环和任务制定闭环。 稍微解释下,根据时间和思维顺序可以这样理解我的两个思考模型: 1,复盘回顾闭环可以帮助我烧制一道“美味佳肴” 事后及时记录是支撑日回顾的根本,而日回顾的成果又是支撑周回顾及月回顾的根本要素。通过月回顾或周回顾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很轻松的把一个月或者一周的收获可视化概括出来,比如:学会了那些东西,看了几本书,做了几个案例,画了几张图等。 就像炒菜一样,及时记录和复盘是食材,总结回顾是烧菜的方法,有了新鲜的食材,又有了好的烧菜手艺,还愁做不出香喷喷的美味佳肴? 2,计划制定闭环就是一本满汉全席的“菜谱” 通过回顾总结与量化分析自己的过去的一个星期,一个月的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间安排情况,可以量力而行的及时制定与调整年计划,月计划,从而倒推导出周任务,日任务以及今日最重要的三件事(三只青蛙)。 同样以烧菜为例,计划制定闭环的作用就是通过初步计划的确立,指导一个大的前进方向;就像已经有了烧菜的手艺和新鲜的食材后,总得知道自己希望做出西式的点心,还是中式的川菜,亦或是北海道的寿司吧。 三、信息检索 最后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记录和回顾的意义在于,在需要回忆它的时候,能立马找到它。不然记录再多,记录再细致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光是记录。它是起不到巩固记忆的效果。 回想一下,你学习过那么多软件,看过那么多书,听过那么多教程,是不是只有运用起来后才能记住?是不是只有当你需要用到它的时候,第一时间找到它,并运用它,这样才能让你巩固记忆的效果? 比如说,咱们专栏之前推过的消防疏散划分的知识点,阅读过文章和相关知识点后,因为里面的数据太多,相信大部分人记住的肯定没有多少。 但如果突然有一天,当你突然进行消防审图时,是不是能再1分钟之内,掏出手机,打开实战指南,通过目录找到消防疏散的文章,并通过导图回忆起来相关知识点,最后用于实际项目中呢? 所以,记录与总结不是重点,重点是学习完后,我们能随时随地的回忆和运用起来, 纸质笔记VS电子笔记 这时候,选择困难症的小伙伴就开始犯难了,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工具记录为好? 首先,它们之间各有各的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果你一直使用纸质笔记记录,那么请你回忆一下,你去年学习的一个对你很有帮助的一个概念,现在你还想的起来吗?能找到到时候做的笔记吗?你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学习总结后,结果却需要它的时候却找不到它,是不是很崩溃。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印象笔记了。撇开其他理由不谈,光强大的OCR搜索功能(能识别图片中的文字)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把印象笔记当做电子版笔记的最佳选择。更何况还有其他更为强大的功能呢。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会突然感觉到,“咦,不对,我是设计师,需要进行手绘创作,需要用纸质笔记记录。看来还是得用传统方法,不能使用电子笔记啊,不然会扼杀我们的创造性的” 面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记录的重点是需要的时候能找到,至于怎么记录,用什么方式记录都不重要” 不是吗? 再说,现在手绘达人也有很多人是用手绘板或者ipad作画的, 如果说非要画在纸上,那也没关系呀,咱们完全可以通过纸质笔记来进行记录与回顾,但是整理归档就把他直接扫描到印象笔记里面就好了。 比如,你一年前画了个手绘方案,这次洽谈时,突然想起来了,要给顾客展示下,那个时候,你难道还要回去找到那个本子,然后在回来展示给他看吗? 又比如,之前我手绘了几个案例的剖面节点,如果几个月后,有人问到那个构造的做法,我第一个想到的不是重头开始画好给他讲解,而是直接通过印象笔记,把已经画好的成品给他,让他更为快速的理解呢,就如下图所示。 小结 最后,回顾一下,本文是从下面四个方面讲述了,我是如何做到“过目不忘”的。不知道对你是否有启发。 1,诠释了东晓理解的过目不忘, 2,及时复盘最好的执行方式是,立即记录,事后总结。 3,用网络云笔记来纪录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的新方式。 4,介绍了东晓的计划回顾环,并提供了一个日回顾模版, 今日练习: 今天就没有练习了,明天上班,洗洗睡吧 和你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 今天是dop陪你成长的第278天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大招! 设计师如何实现过目不忘? – 时间管理04
发布于2019-06-17
阅读 3.4k
登录
#学习方法#其他图文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