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软知识# 时间管理# 效率工作# 导读 阅读之前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每天那么忙?效率却那么低? 2.你想过把你的时间管理好吗? 3.怎么来管理我们的时间? 本期字数约为5000字,建议阅读时间:15分钟 一张图了解全文: 一、 两个场景下的思考 场景1 在众多行业内部交流群中,每次都能见到老王活跃的身影,出于好奇,于是有了下列对话。 我:老王,你咋那么多时间啊。那个群都有你的身影。 老王:哈哈,这都被你发现了;我加的群多,多认识些人,可以看看不同地域和不同城市的设计师是什么样的。也可以通过这些窗口了解施工现场,材料加工的现场,谈判的现场等等知识,我感觉挺好的。 我: 哦哦,这样呀;我也感觉挺好,不固步自封,睁眼看世界啊。 老王: 那必须的,咱们这行业就靠的是眼见。 我: 这点我认同,但是这都马上下班了,你的工作做完了? 老王: 没事,一会儿弄,放心,我自有打算。 于是,就这样,老王每天都加班加到半夜3点。 …… 场景2 领导:老王,这个ppt帮忙做一下哈。 老王:好,一会儿给你。 领导: 老王,这个平面图要转成彩平,然后还要加到PPT里面,记得别忘记啊。 老王: 好的,好的,不会忘记的。 领导: 老王,这边有个空间需要深化一下,你看能不能尽快弄出来。 老王: 好的好的,我尽量。 …… 以上的场景你或多或少应该也遇到过。 有句名言叫“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但是,你应该发现了,当进入设计行业后,对于这句话有了全新的理解? “我X,还要怎么挤,海绵都挤干了,还是没有多余的时间被挤出来,整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剩下的就只有工作时间了”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选择通过减少睡眠时间来提升时间的比重,但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长期处于6小时以下的睡眠时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不仅对生理上有危害,还会导致我们的记忆力,判断力,自控力受到不可逆的伤害。 而在设计行业里,大多数年轻人都领着 4K的工资,从 9 点忙到凌晨12点,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越是努力,越是窘迫,但是怎么也不敢停下来。怕自己一旦停止工作,自己的时间就浪费掉了。 这里引用李笑来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你的价值是由你的不可替代性决定的 ” 大意就是,在这个时代,不管你多努力工作,多拼命加班,如果你的不可替代性得不到提升,那么一切都是枉然的。 这里说的不可替代性也是很多大咖口中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岗位上,你和周围同事的差距是什么? 如果你们都会做方案,但是你不能比他做的更快更好,提供更多的惊喜,那么在老板眼里你们的价值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你们方案水平差不多,但是你比他多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风水学甚至是周围那家店铺口碑好的消息,都有可能是你超越他的优势。也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中提到:“在一个人人都使用枪支的时代,你如果还会轻功,那么你一定是这个时代很厉害的人” 这些道理我们貌似都懂,室内设计师但应该如何提升呢? 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能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可行策略就是:抽出时间来打磨一项核心技能。 是的,不管你怎么忙,你都要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能,但是,如果你不懂得掌握自己的时间,将在打磨技能这条路上寸步难行。 那么,接下来我以自身的实践经验来谈一谈,设计师应该怎么管理自己的时间,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二、时间管理的误区 先简单介绍下时间管理的概念: 时间管理也称 GTD,来源于 David Allen 的书《Getting things done》,中文翻译是《无压力的工作艺术》,旨在帮助白领人士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几乎对于大部分刚接触时间管理的人来说。都认为通过时间管理的手段,能让自己的时间多起来,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能做更多的事情。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谬论,我一直认为,时间管理只不过是一个能让我们高效工作与学习的手段而已。它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它也不能让我们一下子做更多的事,因为每天都是24小时,该做的事,还得花那么多时间去做。而时间管理给我们带来的只是让我们在相同的时间下,更高效的工作与生活而已。 时间管理的误区↑ 了解了这个本质后,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谈谈做为设计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来管理我们宝贵的时间。 认识时间: 首先,要管理自己的时间,你就得认识自己每天的时间究竟花在那些地方了。而我把自己的时间根据性质分为:工作时间,提升时间,固定浪费,时间黑洞四大块。这里简单介绍下这四块时间, 工作时间:我们日常用于工作方面所花的时间。 提升时间:我们用于提升自我所花费的时间。如:跑步,看书,学习。 固定浪费:我们每天必须浪费掉的时间。如:吃饭,睡觉,上班通勤等等。 时间黑洞:我们不知不觉浪费掉的时间,如,刷微博,聊微信,走神等等。 上面的四大时间块,我称之为场景时间,也就是我们一天时间的大板块。在这个基础之上,根据时间时长这个维度,我把时间划分成A,B,C三大类。 A类时间:可持续时长大于45分钟的时间。此类时间是受干扰最少的时候,适合用于进行需要创造性的事情,比如:做方案,学习知识,高效工作等。 B类时间:可持续时长 大于15分钟,但小于45分钟的时间。此类时间是受干扰情况影响不那么大的时候,适合用来进行一些能尽快进入状态的活儿。比如:做读书笔记,整理学习资料,处理掉几个20分钟左右能解决的工作任务。 C类时间:可持续时长 小于20分钟的时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碎片化时间。此类时间是随时都会受到干扰的时间,所以一般用来干一些杂事,小时。比如:收发邮件,回复微信,整理资料,聊天唠嗑。 对于上面三个分类,我称之为任务时间,这就是你在某一场景下所做的任务花费掉的时间。 比如,做一个方案构思,你可能需要2小时,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尽量安排在A类时间下进行。才能保证你能以最小的的注意力和时间成本代价来更快的完成做方案这个任务。 了解完了两种时间的分类后,就算是已经知道我们的时间构成了,接下来基于这个基础概念,我们就可以来对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初步管理了。 三、尝试管理你的时间 经过3年多以来的实践与调整。我最后得出三个相对来说比较成体系的步骤。它们分别是,记录时间,任务清单,及时复盘。 本期我们先了解下怎么记录时间。 记录时间: 不管是任何一本时间管理的书籍或者教程,开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肯定是记录时间,因为只有知道了自己的时间开销,才会知道自己该优化和管理那方面的时间。换句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记录时间这个步骤,正是给这位巧妇源源不断的提供新鲜的食材。 简单的介绍下记录时间的方式: 按照我们上面介绍的两种时间分类,尝试着事无巨细的记录下来,对的,就像记流水账一样记录下来。 记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纸笔记录,也可以用手机APP记录。原则就是怎么方便怎么记录。(PS:手机app记录的话,安卓方面推荐,爱今天,苹果方面推荐: iHour ) 下面以我的时间记录为例,给大家看看一种记录方法——周时间轴。 分析时间: 看见了吗?尝试这样通过周时间轴记录一段时间后,你对于自己的时间就有了明显的可视化了解,知道了自己在那个板块花了多少时间。 有了这个时间轴基础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时间记录和任务情况通过二维矩阵的模式来进行一下分类,让自己一目了然的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运用时间的。就像下图一样。 因为,我们的时间不自觉的被网络,周围环境,客户访问,临时外出等等事情频频的给打碎,举几个很简单的例子, 你是一个方案设计师,正开始聚精会神的想方案时,手机上的消息接二连三的蜂拥而至,你是不是瞟一眼手机后,你就忘记刚刚手上的工作做到哪儿了, 你是一个平面设计师,突然想到一个好的点子,还没来得及动手做,被同事或者领导突然插入的一个请求给打断。然后等你忙完他的请求后,是不是早已忘记刚刚那个idea了 。 你是一个工地狗,正在下料排版,突然施工队一个电话让你去现场解决事情,回来后,你又得重头开始排版下料。 面对这种注意力的分散,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修复才能找回被打扰之前的状态。就像场景1中的老王,一直忙于社交,然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开始加班,这其实也是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不是吗? 四、尽量避免碎片化时间 经过以上的分析,你是不是发现,C类时间,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碎片时间,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是很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避免碎片化时间,可以通过下面三个方面来入手。 1,吃住行: 公司有食堂则在食堂吃,不要因为吃饭而跑太远的路。 3 人或以上合租的话,轮流做饭是个不错的选择。或者说,分工合作,一人做饭一人洗碗。 尽量选择离工作地点近的住处,保证从住处去公司的所用时间在1 小时内。 如果条件允许,千万别为了节省房租而去选择住到郊区,等你回到家都累垮了,哪里还有精力去学习呢? 2,网络与社交: 微信、QQ、各大论坛等,每天刷这类社交网络所用的时间往往很惊人。(参考场景1中的老王) 又比如说:我们需要构思一个设计方案。 拿到主题后,打算上网查点相关的资料,习惯性地打开XX设计论坛,看到一篇很干货的文章,于是马上阅读起来,之后用 QQ 分享给朋友,跟朋友寒暄了几句,突然又被电商网站的促销活动吸引过去了。等回过神来想起自己还要上网查资料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已经到了睡点,所以只能明日再战。 你中枪了吗? 因此,请你记住,“当你需要大块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工作或者思考时,请暂时远离网络,然后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来进行批量处理。 ” 3,事物优先级: 扎克伯格在一次演讲上面说到:“从来没有两个任务会有相同的优先级,总会有个更重要” 加里·凯勒也在他的著作《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里面提到一个核心的概念,我们日常工作中,在一个时间段里面,最最重要的事情,有且肯定只有一件。我们需要把我们的全部精力和专注放在这件事情上去。然后完成后,在去做下一个时间段内最重要的事。 这也是包括李笑来,李开复,村上春树,隈研吾等等牛人反复提到一个概念:“一个时间段,只能完成一件事” 而在本文开头的场景2里面,老王就是被不断的被各项杂事所打扰,然后没有先后顺序的去做事情,导致时间被打碎,专注力被打碎,从而使得效率糟糕的一塌糊涂。 其实面对同事的请求,老板的命令,我们完全可以把事情分成高,中,低三个优先级,然后逐一完成,而不是别人一叫你做,你马上就放下手头的事去做。 举列说明: 老王同时要处理深化,PPT,彩屏图的时候,并不是同时进行才是高效率。而是根据截止时间和自己的能力预估值(自己知道大概多久能完成这个事)来对于这三件事进行先后顺序的安排。 比如:优先进行方案深化设计,然后进行PPT的制作,最后在花时间去完成彩平图。也许这样,可以让老王彻底摆脱瞎忙的状态。 关于时间管理的话题需要探讨的内容实在太多,本期内容从一个框架性的大纲出发,给大家解释了我们为什么需要管理时间,从何入手管理我们的时间,该怎么记录和分析我们每天的时间以及如何避免时间的碎片化。 今日练习 到你行动的时候了,现在,你可以去试着去尝试记录和分析自己的时间,坚持7天,相信我,你会被自己每天浪费的时间给气炸的。 东晓二维码 ↑ 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有任何困惑或者疑问,欢迎随时联系我,共同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和你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 今天是dop陪你成长的第275天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室内设计师,你该管管你的时间了 – 时间管理01
发布于2019-06-17
阅读 8.2k
登录
#其他图文#时间管理#学习方法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