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平开门# 构造# 声学# 导读: 我们从门五金了解到了所有室内门的构造,这周,我们来把《dop设计实战指南》的门与门五金板块结束掉,让它成为你第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本期内容主要分为2大板块: 1、室内门的隔音处理:介绍隔音处理的方法论:“门扇要选好,门缝要填实” 2、上期参考答案:解析基层板材与地面的交接处理方式。 声学的基础常识 1、很多小伙伴上周都在问关于门的隔音问题,其实门的隔音处理,比你们想想的简单很多;我们都根据空间功能要求的不同,室内门会有隔声、防火等特殊要求;防火门我们之前已经重点讲过了,所以今天来聊聊室内门的隔音处理。 2、了解室内门的隔音处理之前,我们必须先大概的了解一些声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们从2个问题入手,最简单的了解下室内声学的基本知识,便于你理解隔声门的处理方式。 Q1:室内设计中的声学是指什么? 1、声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里面涉及到众多专业术语,专业知识;声学的要求对室内设计项目的品质影响重大,通常中大型项目设计时,业主会聘请专业的声学顾问对整体项目的声学进行设计,提出详细的要求,声学要求会涉及到建筑、结构、装饰、机电等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只需要了解声学影响室内设计的几个点即可。 2、做为室内设计师,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声学设计:“声学设计是通过一系列的设计与技术手段来让建筑空间满足隔音标准的一门学科”。 3、这里指的国家规范标准通常是指:噪声标准(NC)、建筑隔声标准(STC)、混响时间标准(RT 6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这几类大的规范。(ps:主流的隔音测试都是基于这几个标准进行的,它们不是今天的主角,就不展开了) 4、通常来说,建筑物内,要想达到声学要求,主要需要控制建筑相关专业构件和机电相关专业构件两大板块。如:楼板隔音、墙体隔音、天花吊顶隔音、门窗隔音、幕墙隔音、活动隔断隔音等等建筑构件;暖通设备隔音,电力设备隔音等等机电相关专业构件,都必须满足相关的隔音需求; 5、在建筑工程中,检验一个空间是否符合声学设计规范,都是在工程完成后,现场进行实地验收,根据不同空间对应不同的规范要求,得到对应测量结果(单位:dB、分贝),最终判定其是否达到声学要求。 6、因为建筑是个整体,声音在任何介质下都可以传播,所以,在考虑隔音的时候,并不是分专业单独考虑的; Q2:室内门的隔音应该怎么处理? 明白上述大的概念后,回到我们今天谈的装饰门隔音主题来说,首先给各位设计师明确一个观念,不要指望在其他环境都没有良好隔音效果情况下,只通过门的隔音来达到好的隔音效果; 这就是好比,一个背着LV包包的乞丐一样,仅凭一个突出的点,是掩盖不了其他部位的不足的; 所以在介绍门的隔音处理之前,你一定要知道,隔音门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处理,而不是只要安装了隔音门就能有良好的隔音体验。 门的隔音处理思路: 密度高的实木门↑ 1、从声学专业的角度来看,常规的室内门的门扇的密度较小(比较轻),属于轻薄围护构件,所以,常规门的隔声性往往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一般隔声量都为STC30-35 (单位:dB)之间。 dop小贴士: 01、35分贝为人们正常交流的声音,所以,普通空间的门隔声量至少应在STC35以上; 02、一个房间内的STC等级在40~55之间时,房间的隔音效果较为理想; 03、机房门等有机械设备噪音的空间(发电机、冷冻机房、锅炉房等),房门的隔音量应至少在 STC48 以上。 2、当门扇自身的隔音效果不好时(如:厚度低于45mm、自身的材料密度低);门缝的密封处理就尤为关键了,因为门四周的缝隙是传声的重要途径,如果门缝处理不好,几乎起不到隔音的效果,这是门隔声差的主要原因,也是咱们专栏读者最关心的一点。(后面我们会用数据说话) 3、当然,除了以上2点外,还有一个重要注意点,即,门在墙上所占面积一般比墙面小,所以,它的低频共振也常常透过门扇与门套交接处传入室内,形成噪音。 基于以上3个事实,我们可以得知要想提高室内门的隔声效果,关键要从门扇本身的隔音性能,以及四周缝隙的密封度下手解决该问题;也找到了移门的隔音效果一直不理想的原因所在。 应该怎么增加门的隔音效果? 通过上面的思路梳理,我们知道了要想室内门隔音效果好,要么通过提高门扇本身的隔音性来改善,要么通过增加四周缝隙的密封度改善。 1、提高门扇本身的隔音性能: 只要使用的门扇密度较高(比较重)或使用的门扇上有吸声材料(如:内填岩棉、软包饰面、内芯穿孔等)即可满足对应的隔音要求。 2、增加四周的缝隙密封度: 相关规范上的实验数据↑ 上图是相关规范上对门缝影响门本身隔声量的对应关系表,可能你还不是看的很懂,没关系,我们来举个例子: 以常规的酒店客房门2100*1000的门为例,假定门扇的STC基数为35(规范要求标准值),当门的缝隙都为规范规定的尺度时(如上图所示),则该门的对应的STC隔声基数为STC29。 也就是说:就算是已经达到国家标准的门扇,在没有密封条等构件的情况下,也是达不到规范要求的,更何况很多施工现场是达不到国标规范的; 我们通过数据证明了,要想达到良好的隔音要求,光是施工工艺要求高是不行的,必须要在门缝处增加密封措施才能。 所以,要想达到更好的隔音需求,就得从增加门的密封性下手,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解决方案: 最常规的隔声门做法↑ 在门缝处增加隔声条↑ 在门缝处增加隔声条↑ 最简单的增加密封性的方式,就是在门的四周门缝处增加密封隔音条;在双扇门的交接处增加企口以及隔音条,从而保证门扇的密封性。当然,以上最普通的隔音处理,只针对一般的普通空间; 梅溪湖大剧院↑ 对于剧院、音乐厅等隔声要求高的建筑,隔声门则需要由专业的隔声门厂家深化制作;通常会以增加企口数量和加厚门扇的方式来实现隔音效果; 通常来说,这种空间的门扇企口数量会达到2-3层,门厚会达到100mm以上,而且通常还要设置专门的声闸空间。具体做法如下: 特殊隔音门横剖面↑ 音乐厅隔声门现场图↑ 好了,关于门的隔音处理,讲到这儿就完了,是不是比你想的简单得多呢?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门扇要选好,门缝要填实。” 上期参考答案: 上图是硬包基层的现场做法,请你判断: 1、为什么现场人员会这样做?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问题? 2、除了这样做,还有那些做法? 分析: 该问题在打卡区已经有很多小伙伴已经回答了,回答的都很棒,基本上是达到该题的目的了,下面来看看东晓是怎么理解的。 我们在上期文章中提到了,门套及门套基层不能直接落地,怕造成回潮现象,导致基层发霉,最终影响质量。 同时我们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及基层板离地面完成面约10mm左右,木质门套离地面完成面约5mm,从而保证门套及基层免于受潮发霉。 回到我们的习题中来,图中提到地面还未找平,也就是说,还有至少30mm厚的混凝土找平层为施工,若盲目的采用木基层板落地会最终造成后期找平时被找平层的水汽给泡掉,如下图所示: 因此: 1、现场人员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基层板受潮”,如果不采用这样的措施处理,在天地潮湿的南方,则很容易造成后期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2、上图所示的场景是成本比较高的做法,如果要降低成本,可以采用如下解决方案: 方案一:替换阻挡材料,降低成本; 把水泥板替换为埃特板,硅酸钙板,玻镁板等防水性能好,但造价便宜的板材。 方案二:代替施工工艺,降低成本: 老方法↑ 1、新方法1↑、抬高基层板比地面完成面高20~50mm,再找平。 2、新方法2↑、抬高至踢脚线处,找平后直接粘贴踢脚线基层。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 今天是dop陪你成长的第146天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室内门的隔音处理方法论 - 平开门体系-06
发布于2019-06-16
阅读 1.8k
登录
#设计通识#设计规范#门窗#基层构造#术语解释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