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了那么多深化图最后为什么没有被采用? 2.、我们应该怎么去权衡一个室内构造做法的利弊? 3.、如何通过量化思维来让构造做法更好的落地? 温馨提示:本文脑洞较大,请用心消化。 一、霸气的电影院: 在广州,有很多设计非常赞的电影院,其中做为小而美的代表,壹正企划有限公司设计的广州金逸影院算是独树一帜,整个影院以流星雨冲击地面的吊顶元素最为吸睛,且室内设计上并配以3D字幕的视觉引导标识,让人感觉自己身处于3D银幕中一般,把一个面积不大的前厅空间打造成了极具创意的视觉享受空间。一起来看看吧。 当时在电影院等候的时候,朋友问东晓,这两根柱子是怎么做的?好气派呀。于是东晓认认真真的告诉了他几个可行性方案, 然后,他就懵了。。。。 满脸若有所思,追问我怎么判断这些做法的优劣和可行性,于是,我告诉他一个分析方法,结果,从此改变了他对室内构造做法的认识。 下面和你分享的,就是这个关于构造做法的思考分析与选择路径,目的是拓展自己的思考范畴和视野,让你更清更全的看清一个设计方案的表达以及不同角度深化的思考,并最终是哪些因素决定它的其落地性。 二、正文登场: 首先看到图片中柱子的你,请仔细思考一下,如果是你来做,你会用什么方法让它落地? 如果业主方要求在同时保证设计效果、安全性能、施工工期和节约成本的情况下,让它落地,又应该怎么做? 5 4 3 2 1 好了,相信聪明的你,应该分分钟已经想出来了N种做法,来解决KO掉这个问题,但是现在问题来了,那么多种做法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有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权衡呢? 对了,下面的内容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而存在的。 1、 如何分析它: 先给大家看一个设计与施工质量问题分析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可以看出来,一个可实施且保质保量的设计方案应该是同时具备安全、功能、美观三要素。且其优先满足顺序应该是安全性>功能性>美观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根本点。 PS:这个思维模型,我们会在专栏后面的各个材料与构造的质量通病里,反复用到,你务必要记住它。 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后,下一步就是通过施工来还远设计效果,而在还原过程中,就会在施工便捷性(省工)和成本控制度(省料)两个方面进行权衡和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明确这个思路后,对于任何构造做法的分析都可以围绕着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思考:1、保证设计还原度;2、保证施工安全性,3、保证施工便捷性,4、保证成本最小化。 通过量化思维,咱们可以构建一个针对构造做法的量化分析模型。也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角“安神鸟”模型。 光看不练假把式,下面,咱们来实战一下,看看应该怎么用它来解决构造做法中的各种“选择困难症”以及如何进行节点构造优化的实践方法论。 案例实践: 首先,看到这个柱子,咱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简化掉他的结构,一层一层剥离开来分析,不要被他的表面给吓懵了。 经过东晓分析,我这种柱子想实现起来,最少有4种解决方案,咱们逐一来分析一下。 方案一是直接将外边的石材线条粘贴于弧形大板上面,此方法可以适用于层高低于3m的空间或者饰面材料不重的情况下,若空间层高过高,单靠胶粘支撑1~2年没问题,但是年限久了后,因为胶体的耐候性,必然存在安装隐患,运气差一些,施工完成半年内,石材都会往下掉。 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质量,类似于石材,木饰面这种饰面较重的材料,最好还是采用物理形式的固定方式来进行安装。 这里,东晓分享两句金句给你 方案二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在竖向石材线条的背部加了背筋固定于大板里面,在配合结构胶粘接,同时运用了物理和化学连接,在保证了安全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施工速度,并合理的控制了成本。 方案三则更加简单粗暴,直接采用石材荒料开方,在荒料上直接做造型;安全性最好,而且安装也很方便,但是加大了成本的投入。如果不是土豪业主,还请慎用。 前面三种方法都是建立在全部饰面采用石材进行还远设计的前提下,所以设计还远度上面,我认为一直是属于满分。这也毋庸置疑。那么,除了石材,还能不能用一些其他的形式来还远设计呢? 通过这个思路,果然又得到了一种解决方案。 1、方案四采用了转印铝板+石材的形式来进行设计还原, 在竖向空间上进行了划分,柱子的根部可以近距离观察到的部分,才用方案二的做法,在柱子的4~5米处,人们不容易观察到的部位,则采用转印铝板来进行施工。 2、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层高过高,且数量较多的空间。既能满足人们近距离的观感,同时又能有效的节约成本以及降低施工难度,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当然,这样的做法对于材料的统一性有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一定要对比石材和铝板的样品,确保纹样,色彩的一致性。 三、思考与总结: 最终,通过量化的分析,可以看出,没有完美的方案,只有适合你的方案。得到的结果只是供你参考,目的在于,告诉你在那些元素被固定死的情况下,该如何进行取舍以及优化处理,最终达到四个因素的最优化,从而让节点构造更好的落地。 当然,当你通过这样的分析后,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方案的节点,更多的是站在设计方案落地性的基础上,从设计还远,施工现场,施工周期,成本控制,方案安全性,使用耐久性等等多方面来综合权衡一个构造做法的利弊。更清更全的看清楚未来会遇到的情况,并给了自己多个选择。 声明一点:上面提到的解决方案,不管最终采用哪个都是可行的,只是站在的权衡利益角度不一样而已,重要拓展思维方式,而非简单的判断每个做法的对与错。 最后的解释下,这个“安神鸟”模型也是东晓自己总结归纳的结果,是一个把复杂问题量化分析的思维模型,里面的比重系数以安全性为大,只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谈后面的设计还远和施工控制,所以最后选用的构造做法时,一定要优先考虑安全系数。 今日得到: 一张图带你回顾全文。 - 今天是dop陪你成长的第16天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原来节点做法还能这样分析!
发布于2019-06-01
阅读 11.3k
登录
#基层构造#设计通识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