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团队制图效率的方法,是什么样的?

 > 发布于2019-06-01 阅读 8.7k
更多

关键词:规范#流程#软知识

导读


之前我们聊到了关于深化设计的全流程,没想到居然让很多小伙伴重新认识了整个流程,甚至绝大多数的小伙伴看完后,才知道自己的工作处于这条“设计供应链”的那个位置,所以,要想弄清楚一些行业内的软知识,我们就得先搞懂这个设计链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每个设计师都必须知道的标准设计流程以及高效绘图方式。看完本文你将解决一下两个问题:


 1,设计公司那么多,有没有一套通用的标准设计流程?


2、一套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团队制图的方式是什么样的?


全案工作流程


我们为什么会提到全案工作流程呢?


因为不管是深化设计师,还是方案设计师,甚至软装,灯光等等设计岗位的从业者,其实都是在工一条流水线上工作的不同分工而已。


只是因为公司性质所产生的边界的不同,在全案工作流程中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了解设计链的全貌,是我们给自己定好位的第一步。

 

全案工作流程包括3个阶段:


前期阶段:项目洽谈——资料收集——概念方案

中期阶段:深化方案——施工图设计(包括:扩初图,招标图,深化图等)

后期阶段:后期服务——资料归档

 

全案工作流程图例↑


举一个例子,偏创意类型(概念)设计公司在全案工作流程的侧重点即在前端,深化设计公司侧重点在中端,而软装设计是设计公司硬装和软装设计的一大版块,作为单独的部分分出来,所以侧重点也在前端。


同样,因为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企业用户有不同的要求,在常规的设计项目中,还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图纸阶段。比如我们常说的”扩初图,招标图,报审图“


那这些图纸是什么意思呢?

 

1、扩初图:


1、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方案设计的创意落地的第一套图纸。


2、扩初图是建筑制图中的概念,在室内设计制图中是指:对概念方案进一步的深化,但是还达不到施工图的标准;


3、出具扩初图是在甲方要求下,作为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汇报,也是项目造价估算的一个参考依据,同时更是后面的深化施工的基础。


4、是否出具扩初图根据项目具体而论。

 

招标图:


1、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方案设计的创意落地的第二套图纸。


2、招标图则是指深化方案做初步的工程报价,然后交由甲方进行施工招标的图纸依据,一般施工图深化做到这一步,基本上就算阶段性的完成任务了。

 

报审图:


1、报审图是指深化设计施工图针对消防要求对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等作出的复核以到达到消防审批要求的图纸,由消防单位审批。


2、也就是说,报审图是方案设计的创意落地过程中,不可避免,且必须存在的一套图纸。


好的施工图标准和高效绘制流程是什么样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套好的施工图需要包含的要素有哪些,以及为你介绍3种常规的制图方式,请你对号入座,看看你和你的团队是属于哪一种绘图方式。

 

1、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制图基础

 

1、室内施工图制图的基础包括基本的图例,图纸目录,材料表的制作,绘图环境设置(标注与字体比例,图层设置,线型,打印样式等基本设置)。


物料表和线型图例↑


图层设置图例↑


2、因为每一家公司的规范不一致,但是基本的图层,线型规范设置等基本原理相似,所以我们只要了解了这些原理,快速适应别的公司制图标准就不是难事,所以在基础设置上不再赘述。

 

2、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包含哪些内容

 

1、施工图的组成包括:目录体系,设计说明,物料表,门窗表,平面系统图纸,立面系统图纸,放大图系统,节点图。

 

2、正常情况下高效的作图的顺序应该如下:


底图整理 → 平面布置图 → 尺寸定位图 → 天花布置图 → 地坪布置图 → 立面体系图纸 → 放大图节点图

 

3、这里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底图整理环节,因为“底图整理”常常是我们最容易忽略,最不受重视的一环,但这一步至关重要,它细致与否,将直接决定图纸的最后返工概率。


4、建筑底图整理的工作包括对图层的整理建筑识图,检查图纸是否有缺漏,如有缺漏应该反提资甲方,最后是基本的“底图清理”(清理于设计范围无关的标注,文字,结构等),关于这一点,希望能引起深化设计师的足够重视!!!

 

3、理解每张图纸想要表达的重点内容


1、理解图纸的表达方式和表达逻辑,就基本等于掌握了图纸的画法要领,那么,我们下面为大家展开梳理一下,关于平面系统中的各种图纸,我们需要重点表达那些内容。



平面布置图,需重点表达:空间功能+动线关系+家具排布;


尺寸定位图,需重点表达:墙体定位+完成面放线尺度


天花布置图,需重点表达:天花造型+灯具定位与尺度+与平面对应关系


综合天花图,需重点表达:天花布置图+灯具定位+机电点位图(主要判断装饰天花图与机电点位图的位置关系,是否冲突)


地坪布置图,需重点表达:地面材质+造型(拼花和分割尺寸)(同时确定家具是否落地,材质铺贴起铺点)

 

2、知道了每张图需要表达那些重点内容后,我们再绘制装饰平面系统图纸时,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侧重点把控方向,等于抓住了图纸表达的关键点;

 

3、也就是说,判断图纸的好坏是在于是否包含上面这些关键点,而非图块用的多好,线性设置多美观,切勿本末倒置。

 

4、同理大家可以根据这些关系反推立面系统,节点系统分别应该重点把控那些信息,其中需要表达哪些目的!


4、高效的绘图方式是什么样的?

 

每一家设计公司的绘图方式都不同,但什么样的绘图方式才是最高效的呢?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组施工图制图工作方式来对比一下:

 

1、通过模型空间制图与排版——最原始的制图方式

模型空间图纸↑


1、也就是说,在初始的界面中完成从平面图,到立面图到节点大样图等所有图纸的绘制;


2、这种制图方式在家装设计项目以及相关配合单位的图纸中,最为常见。(如:暖通图,消防图,给排水图)


3、该方式也是最最低效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绘图方式,是在大型项目中完全不适用的方式,几乎等同于被淘汰的一种方式。


2、通过模型空间制图,布局空间排版——最主流的制图方式


模型空间底图↑

布局空间排版↑


1、这种制图方式普遍应用在工装项目中。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广的方式之一。

一张图理解布局画图原理:底图+叠图+叠图


2、这种方式的做法,是在模型空间中完成所有图纸的绘制,其中所有的天花地面平面布置全部叠加在一起,然后,在布局空间通过图层的开关,分别显示平面天花地坪中内容,达到拆分图纸的目的。


3、具体的制图方式我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接触,同时,因为我们专栏是图文专栏,所以,不便于软件使用和技巧的讲解,因此,在专栏里将不会过多的提到。还请谅解。



3、通过外部参照制图,通过布局排版——最高效的制图方式


外部参照界面↑

一张图理解外部参照原理↑


1、该方式主要用于地产公司,大型设计公司,深化公司等具有专业实力出具专业施工图的设计公司。


2、外部参照和复制图块有着本质的区别,使用外部参照的方式来制图,作为参照的图形文件仍然保持独立可编辑性。也就是说,原来外部参照文件修改了内容,在图纸中就会出现参照更新重新载入的提示,重载参照文件,即实现了文件中同步更新。


3、使用外部参照的工作方式为高效协同办公提供了可能性。而这种制图工作方式也是大公司普遍采用的方式,希望设计师务必掌握。

 

4、以做菜举例:


同样是一个厨房空间,上面的两种制图方式,相当于厨房内只有一个锅,所以,不管素材多充足,最终只能一个人来做菜。这样一来效率极低。

 

而使用外部参照出图,就相当于在厨房里面加了好几个锅,可以容纳好几个人同时做菜,互不干扰。最后,把各自把自己做好的菜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桌“满汉全席”。


因此,要想极大程度的提高团队的制图效率,就需要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掌握使用外部参照的绘图思维及技巧。


举例:大型商业项目中的具体案例

总平面图↑


楼层图纸目录↑


1、在大型项目乃至上万平的商业空间设计中,总平面图一般都很大,如果全部放在一个文件中文件量也很大,而且打开不方便。


2、这时候普遍采用的是按照一套图纸中的可拆分项,将总平的原始建筑图整理出来,然后按照设计区域拆分为分别建立相应CAD文件,然后分别以“参照”的形式参照进去,完成一套图纸。


3、通过外部参照单独出来的内容一般是一套图纸中不会轻易改变的元素,如图框柱网设计说明,图例等固定显示的内容。同样,如果存在标准层的情况,将整层拆封出来建立CAD文件,再参照进总平面中也是常见的做法。

 

外部参照工作流程的技术要求:建议同一个项目组之间建立共享的网络盘实现文件的同步修改,同步更新。

 

制图流程的重点:


1、在绘图过程中的“边界控制”是团队协作完成一套图纸的重点。


2、边界即划分区域之后,每一个区域“块”与“块”之间交界的地段,我们常常遇到的每一个区域图纸都画好了,可最后拼在一起的时间却出了问题,仔细检查,大致上无外乎边界地段大家画的一些标高,或者尺寸不统一,这样就导致频繁返工,时间成本加大。希望设计师能额外注意。


项目计划表和项目归档:


制定计划表可以确保图纸交付时间在可掌握范围内,如发生计划变更产生纠纷冲突问题,计划表还可以作为我方的免责依据,与甲方进行协商。


以下简单罗列一些计划表:


工作计划表示例↑


而项目文档的建立则是提高整个公司协作效率的重点。因为每个设计公司的文件归档方式不一样,境外公司和国内公司又不一样,所以这里只罗列一些公司的项目文档立档方式:


项目文件夹示例↑


项目文档建立的原则无外乎适合自己简单高效。设计师熟悉自己公司的项目文档并展开工作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点。


今日得到


本期,我们泛泛的讲到了关于一套标准流程的全貌,以及绘制施工图的三种方式,最后,给你举了一个实际的项目操作案例。


 如果你没有在中大型设计公司工作过的经验,可能觉得今天的软知识有些虚,甚至看不懂;


 不过,我们想告诉的是,这些软知识,虽然看上去过于理论,但是,正是因为这一点认知的差距,造成了你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思路的天差地别。

 

因此,不要认为你现在看不懂,就对于你没用,我们给软知识板块的定位是,希望通过我们对于工作过程中会用到的软知识进行梳理后,能够在你的大脑中种下这颗种子;


 当你下次碰到这样的问题时,可以想起这些软知识,进而来解决种种问题。希望设计师能有所收获。


今日练习

 

1、看完本章的内容,你现在清楚自己处于设计链的哪一环了吗?


2、你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一般是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制图呢?


欢迎你在“本文的留言区”写下你的今日练习,与大家一起过过招,看看哪些小伙伴和你现在的工作方式一样。


下期预告


 下期,还是软知识,我们来谈谈设计师应该怎么高效的开设计例会,让每次会议都能实际解决你的问题,而不是干巴巴的浪费时间。

今天是dop陪你成长的第 6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以下内容需要登录观看

登录
#设计图纸#学习方法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
游客

游客 开通会员

资料 0 提问 0
笔记 0 回答 0
图文 0 人气 0

最新图文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