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亚伯斯:方块色彩教父

 > 发布于2023-09-11 阅读 38
更多

文章来源:公众号:natureNFT

本文所涉全部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从德国包豪斯到美国黑山学院的报道中,都经常会看到Josef的名字,她和妻子Anni Albers都是现代艺术史中里程碑式的人物,Anni曾是他包豪斯学院的学生,后来和他一起去了美国。

最著名的作品都是手工编织形式的艺术作品,我们先从下面这幅一开始就吸引我眼球的作品开始吧。


这组图看上去像是一个浸染的过程;可以从右上角全粉色系那幅开始逆时针旋转,最后变成右下角全蓝色系的那幅;也可以顺时针,倒过来,从右下角往右上角旋转。


有看出来吗?逆时针来看,粉色中间被染成蓝色,然后外圈变成蓝色,最后整个都变成蓝色;会有一种虚拟的动感,分镜头剧本一样。


在左面两幅浸染的过程图中,你可以看到粉色和蓝色对撞的色彩效果,呈现出非常丰富的颜色组合,也带给我们不同的情绪体验,梦幻的、梦幻里的克制、克制里的梦幻、克制,当然你也可以用其他的词来形容。


从这幅画,潜意识里就知道这位艺术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或者说非常难懂的,他有着自己非常强大的思维和理论体系,但普通人看起来似乎什么都不是。


他真的是在用自己的方法“研究色彩”,他想告诉他的学生颜色是一种受环境、空间影响很大的元素,同一个元素在不同环境及组合中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质,他希望大家可以体验到这种“魔法”,下面是在美国出版的书,在美国亚马逊上看到的。



下面是整理出的第一组:经典系列,到第14张


我们来看看3-14的每一张


这些是让眼睛最舒服的一组,微妙的颜色组合,基本遵从了自然的色彩,大地、阳光、天空、绿树在不同时间呈现的状态,基本不带某个特定的文化色彩,只是尽量客观的呈现。从我们普通人的角度,就是不刺眼,自然、平淡。


第二组,15-23,偏黑白灰


让注意力更集中在空间的折叠、重合、多维,下面是每一幅


再来,第三组

有看到上面用紫色圈出的那两幅作品吗?


上面两幅圈出的对比色系,应该是所有作品中色彩饱和度最高,两幅作品之间又有着结构和色彩的互动,它们的结构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可以成为star--亮点的作品。两幅的相似和对撞又比单独亮点作品有平衡感,然后再共同与前面的经典、黑白素色系对撞,可以引起一个视觉的兴奋点,让人可以有兴致继续看后面的作品。


于是,第三组用这两幅作品开场:

紧接着,第四组

有点小小的犹豫,32后面是放黄色先,还是红色;延续对撞强烈的视觉效果,所以很快决定:第四组,红色,33-39

你可以看到色彩基调又开始回归自然、淡雅。


第五组,回归土地

来看40-44

第六组,橙色,45-49

橙色和黄色都让人联想到阳光


第七组,归于黑白

50-57,请欣赏


Josef最经典的配色很隐藏地显现出古埃及的色彩,让人想到了罗塞塔石碑,他的视觉把人拖拽到了那个时代,穿越时空,这是他想表达的核心吗?


ok,你也可以去下面artsy链接找自己喜欢的作品,也试下属于你的色彩接龙,说不定会对Josef和自己有新的发现。

https://www.artsy.net/artist/josef-albers


最后,用逻辑思维总结:

他的作品就是一个个色彩组件,就像集成块/芯片这样的东西,在物理的材质中已经包括他的程序编码。


他想展示给你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虽然他力求客观,但必然还是他的主观色彩世界。


艺术是有意识的,包括创作者的认知、情感、情绪、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方式


就跟同样卖一个包,GUCCI和LV的卖法不同,和淘宝工厂店或者设计师原创设计的包也不一样,主要在于:是谁在表达?表达给了你什么观点?你是否愿意、喜欢和接受这个观点?只有带意识形态的商品,才可能有溢价潜力,因为它实质是一种思想的交流,而非商品本身。


就像一个男人喜欢这个女人的笑容,他只能通过努力得到这个女人的身体,从而有可能“触摸”到她的笑容,心理觉得拥有了她的笑容。他无法单纯去拥有她的笑容,女人的身体只是一个介质,他要的实质是她的笑容。


艺术也一样。




以下内容需要登录观看

登录
#设计通识#设计案例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
游客

游客 开通会员

资料 0 提问 0
笔记 0 回答 0
图文 0 人气 0

最新图文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