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松动、形变、下垂怎么办?一文看懂解决方案!

 > 修改于2023-05-10 阅读 343
更多

△星标 dop设计,不错过每一篇干货文章


文章转载自一只建筑精,作者小柳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source:google.cn

了解“建造”,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今天来聊聊关于吊顶建造的顶级复盘!说到吊顶,我们可以理解为把顶吊到房间内天花板上,来掩盖住房的原始结构层。那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分为三层:原始结构层(天花板)——连接层(吊的部分)——面层(顶)。
那么我们要如何固定这三层呢?简单讲,离不开三种方式。

首先是四周固定(面固定),就像在两张纸夹层处抹一圈胶水,如果是两张A4纸自然能牢牢粘住,但如果两张纸变得很大,而且纸又比较软,那么不难想象中间部分纸会垂下来。
如果是条带形固定(线固定),在纸中间部分也抹上一条一条的胶水,由于固定点的增加纸张自然会比第一种牢固很多,但是在结构层上有许多设备管线,而线固定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设备。

那么细杆形固定(点固定),由点组成的线,既满足了固定强度,节约了材料,又为设备留出空间,吊杆自然成为了最佳选择。

由此我们又延伸出结构层——连接层——吊杆——连接层——面层。

01 吊杆与结构层的连接方式



连接方式就讲究一个原则——按需供给!面层轻用细吊杆,面层沉用粗吊杆,空间小用短吊杆,空间大用长吊杆。


对于吊杆粗细,由以下几种方式(由左到右强度递增),至于为什么顶部左拐右拐的造型,是为了方便拧螺丝,而根据吊杆粗细不同,单边受力易于安装,垂直受力更加稳固。
对于吊杆长短,实在太短咱就直接用螺丝,稍微长点用吊杆(<1.5m),如果吊杆长度>1.5m室内有风流动产生气压而挤压吊顶层,而吊杆会因过长而导致不稳摆动的现象,所以需要反支撑(延长吊杆长度)和转换层(降低天花板高度)。
1、什么是反支撑
我们都知道三角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反支撑可以理解为建筑中的三角形桁架结构,由三角形单元组成,把一个顶点的压力分散到辅助支撑上,这种受力方式会让反支撑主要承受轴向的拉力和压力。

▲人类最初发现的三角形桁架

怎么加反支撑呢?既然吊杆的长度不能超过1.5米,但空间又超过1.5米,那么把两个吊杆连接上不就好了,在吊杆最薄弱的连接处放一个横撑,反支撑落在横撑上,这样既稳定吊杆又方便吊杆的连接。
反支撑受力点落在横撑上就是“主龙骨拉结法”,落在吊杆上就是“吊杆通长拉结法”、要是吊杆长度在1.5m~2.0m之间则单边受力就可满足,即“倒三角法”。
▲主龙骨拉结法
▲吊杆通长拉结法

▲倒三角法

2、什么是转换层
当吊杆空间大于3米,把三个吊杆连接的方式显然是不太可行的,那样结构会变得很复杂。或者当天花板上有一些设备不能满足反支撑和吊杆的空间,这两种情况我们就需要使用转换层。

转换层可以理解为钢结构的天花板,通过降低天花板的高度来缩短吊杆和躲避设备,目的同样是让吊顶避免气流引起的不稳定。

转换层的吊杆采用角钢、槽钢等刚性构件,杆端与楼板底面可靠连接。其原理与反支撑一样采用三角形结构,当结构层设备较少时采用“钢架转换层”、如果遇到风管则采用“吊杆+钢架转换层”。

▲钢架转换层

以下内容需要登录观看

登录
#材料&工艺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
游客

游客 开通会员

资料 0 提问 0
笔记 0 回答 0
图文 0 人气 0

最新图文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