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曼·贝尔·盖迪斯:20世纪的达芬奇

 > 发布于2023-09-18 阅读 150
更多

文章来源:博主:艺术设计君

本文所涉全部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诺尔曼·贝尔·盖迪斯,被誉为“20世纪的达芬奇”。他出身于美国工业设计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中。


美国的设计与欧洲不同。欧洲的设计由学院派主导,美国的设计由市场主导。所以没有哪所美国的设计院校,能像包豪斯影响德国一样,影响美国。


真正能影响美国设计的,正是像盖迪斯这样的大设计师,他们主导市场风向,改变设计风格,至今仍留存着深远的影响。


二十世纪的“达芬奇”


诺尔曼·贝尔·盖迪斯(Norman Bel Geddes, 1893—1958)是一位在现实和虚幻领域都游刃有余的舞台设计师、工业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与设计理念在上世纪20 至30 年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塑造了美国未来形象的革新者和领导者,被《纽约时报》称作“20 世纪的达芬奇”。



诺尔曼·贝尔·盖迪斯是舞美设计师出身。1927年设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事物所,这是美国最早的个人独立工业设计事物所。


盖迪斯本人则是美国第一代工业设计师中,在设计秩序上最为清晰与准确的。盖迪斯为工业设计设定的理想程序是:

①设计之前要先确定所设计产品的功能

②了解生产工厂的设备情况与生产技术

③把设计计划控制在经费预算内

④与材料专家就材料问题进行咨询、研究

⑤研究竞争对手的设计策略

⑥对这一类产品的消费现状进行一次周密的市场调查

⑦将设计师自己的设想绘制成工业预想图。


盖迪斯的这套设计程序,体现了许多现代工业设计的原则,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程序、方法的基础。此外,盖迪斯还是一位设计理念的坚守者,他主张不要因为顾客的要求而在设计上屈服。他的这一主张深得同行及朋友赞赏,他们都认为盖迪斯有自己设计上的人格和理想。



盖迪斯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未来主义趋向,注重对未来工业设计的展望和探索。


1932年盖迪斯出版了Horizons (地平线,1932) ,书中确立了一种新的未来设计的美好原则和方式,展现了他为未来的飞机、轮船、汽车等所作的设计预想。这些设计造型奇特,令人激动,引起了人们对工业设计的强烈兴趣和未来生活的向往。



此书的出版使他在设计界影响大增,盖迪斯的有些设计预想在今天已成为现实。1939年为纽约世界博览会设计的通用汽车馆,其设计的未来城市、公司、交通系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未来主义理想。盖迪思曾说过:“风格是一种具有现代技术特征,同时又是有机(流线)外形的设计”。


盖迪斯的未来主义设计


诺尔曼·贝尔·盖迪斯是美国最早的职业工业设计师之一。他曾经营过广告公司,大获成功。此后他又转入舞台设计,同样取得很大成功,而后又成了一位有名望的商店橱窗展示设计师,其展示设计常极富戏剧性,也大获成功。



由于职业的关系,他又开始对工业产品设计感兴趣,进而开始从事工业设计工作。



设计中的盖迪斯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会不顾公众要求和生产技术上的限制去实现自己的奇想,因此他实现的作品不多。但由于他1932年出版了Horizons (地平线,1932) 一书而奠定了其在工业设计史中的重要地位。盖迪斯十分憧憬通过技术进步从物质上和美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Horizons (地平线,1932) 一书包括了一系列未来设计的课题,如为飞机、轮船和汽车等所作的预想设计,有些设想的运输工具的大小和速度仅在4年后就成为现实,这使他成了名噪一时的“未来主义”的大师之一。



在美国早期的工业设计师中,盖迪斯最精确地描述了他所从事的职业,他总是强调设计完全是一件思考性的工作,而视觉形象出现于设计的最终阶段。他的事务所所采用的设计程序是有典型意义的。在完成了这些调查研究工作之后,所设计的产品就会清晰地出现于头脑之中,设计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做出设计预想图。根据盖迪斯的说法,这种视觉形象化的工作是最后,也是最快完成的部分。



尽管盖迪斯的工业设计程序清晰明了,但他的设计却不像他的竞争对手那样容易为人所接受,因为在实际的设计中他常过于强调自我意识,他超前的想法常常会把甲方甩开一大截距离。


盖迪斯与流线型风格


流线型风格是兴起于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的设计风格,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具有减少风阻的特点,因此常常被应用于交通工具设计领域中。盖迪斯虽不是流线型运动的初始发起人,但他广泛采用流线型风格进行设计,促进了这种风格的普及与发展。


盖迪斯对美国汽车外形设计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1932年,盖迪斯为标准煤气设备公司设计的煤气灶具就是一件流线型的作品,同年他设计了全流线型的海轮。他于1939年设计的双层公共汽车也是流线型的。这一年,他还为纽约世界博览会通用汽车公司展览馆设计了20世纪60年代的未来景象 ,大受欢迎,达到了他在事业上的高峰。



但不幸的是,由于缺少设计委托和自己不善理财,盖迪斯的事务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便倒闭了。


盖迪斯设计生涯年表


盖迪斯在童年中,受到母亲信仰的基督教的影响。这造成了他喜爱辉煌的、闪光的、现代化的、充满美丽的流线型物品,在他长大从事设计之后一直致力于用它们来组成未来新世界。盖迪斯一生留下了无数的图纸、模型、照片和电影、戏剧和服装、住房项目和电器、飞机和汽车。总的来说,盖迪斯的设计生涯分为五部分:


一、打造舞台:1916–1927年


在他职业生涯的最初阶段,盖迪斯专注于剧场设计和戏剧布景。根据欧洲New Stagecraft(新舞美)运动的原则调整了美国的舞台设计,使其从中产阶级式的现实主义中解脱出来,为新一代探索心理和情感的剧作家服务。



二、工业设计:1927–1937年

缘于对超越舞美设计的渴望,并扩大他在美国社会中的影响力,盖迪斯在20 年代后期扩展了新方向——转向建筑和室内设计,并开创新的工业设计领域, 通过他的名著Horizons (地平线,1932) 推广流线型的设计理念。



三、更大的世界:1937–1945年


当被要求为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Shell Oil)设计新广告时,他的设想是“城市的明天”。20 世纪30 年代末,盖迪斯试图重塑整个美国的城市景象,致力于成为未来主义城市的代言人,不断思考改善城市的关键。



四、未来世界馆(Futurama):1939–1940年


1939 年至1940 年,盖迪斯为纽约世界博览会上所设计的“未来世界馆”(Futurama)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盖迪斯致力于“建设明天的世界”,以超凡的想象力捕捉到了民族精神,成为其最大的成就。这一巨大的战后城市模型有着立体高架桥、宽阔的高速公路、漂亮又时髦的摩天大楼,一切都是闪亮的,充满动感和曲线。优美的建筑仿佛与人共舞,而非冷酷地俯视众生。



五、后续:1945–1958年


诺尔曼·贝尔·盖迪斯 (Norman Bel Geddes)设计了很多现在看来都充满未来感的汽车和飞机,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最终只是停留在了设计图的阶段,但这种流线型的造型为后来的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虽然他的设计大多没能落地,但却受到汽车公司的追捧。


他们发现在汽车上应用流线型设计会促进销量,消费主义设计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这种原本为降低风阻设计的造型开始出现在其他同速度无关的产品上。因为流线型在那时的美国人心中意味着未来感,意味着个性化;对企业家而言,意味着更赚钱。与先前为权贵服务的装饰艺术风格不同,由中产阶级的消费带动的工业设计成为了一个职业,设计真正从艺术变成了综合心理学、人机工学、视觉传达的生意。


尾声


诺尔曼·贝尔·盖迪斯的工作室鼎盛时期曾雇用了75 名工作人员,在洛克菲勒中心办公,二战后管理不善就关闭了。相比于为客户服务,他似乎对自己的设计梦想更为坚守——当然,如果恰好能符合甲方的要求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冷战期间,他仍是一个远见卓识的领导者,从电视到郊区以至于城市改造,盖迪斯参与到了几乎所有设计领域之中。多样性正是他职业生涯的乐趣之一。他于1958 年去世,享年65 岁。



盖迪斯通过设计、图纸、模型、照片推广他对未来的设想和他的乌托邦式的预言,他积极地寻求美国城市设计的转型。他相信艺术和建筑、设计一样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心理上和情感上更加丰富。他相信沟通是塑造现代世界的关键。他影响了美国消费者的行为,使工业设计和舞台设计进化为现代商业。作为美国工业设计的先锋,其设计工作的范围如此之广,每个曾经乘坐过飞机、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或是去过迪斯尼乐园的“明日乐园”的人都可以说是直接受到他的影响。



诺尔曼·贝尔·盖迪斯,这位二十世纪“达芬奇”的大名,至今仍出现在今天每一本讲述工业设计史的书中,不可抹去。


诺尔曼·贝尔·盖迪斯可谓是二十世纪中,美国第一代工业设计师中的佼佼者了。像盖迪斯这样的美国第一代工业设计先驱还有三个:雷蒙德·罗维、亨利·德雷夫斯和沃尔特·提格。他们四个人共同为美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以下内容需要登录观看

登录
#设计视野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
表情
发送

来抢个沙发吧~

游客

游客 开通会员

资料 0 提问 0
笔记 0 回答 0
图文 0 人气 0

最新图文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