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吐司切片
本文所涉全部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为日本建筑和工业造型设计界的代表人物,今年84岁的黑川雅之本身就像是一部活的工业文明发展史。
日本的设计史中,黑川雅之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
他是日本现今唯一跨全界设计大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与工业造型设计新时代的教父级人物,东京的“达·芬奇”。其设计横跨建筑、区域、室内、工业、家具及产品等领域。曾获得过31次日本杰出设计金奖、27次德国IF奖、日本每日设计奖等。70岁那年取得了日本罕见的“艺术博士终身成就”称号。
他对于设计与美学的思考,对后来原研哉和深泽直人等设计大师都有重要的影响。

黑川雅之代表作:“IRONY”铸铁茶壶系列
但他之于日本设计的重要性远不止如此。黑川雅之是一位非常喜欢探讨人与自然的设计师,他习惯性的会从“原点”出发、立在古今纵轴的刻度尺上、重新思考个体与世界的关系。
与其说他是一位设计大师,倒不如说他对生活、欲望以及生命看的透彻,并将自己的“生命哲学”融入“设计哲学”,进而逐步重塑了整个日本的审美。

黑川雅之对日本传统审美有着深刻体悟,开创了东方日式美学和西方工业设计思维融合的先河。

“我是个建筑师,同时也是一名设计师。当然,在这两种身份之前,我首先是一个人,以一具肉身不遗余力地去经历人生,体验生活,寻找美的事物。”——黑川雅之

黑川雅之

哥哥黑川纪章
1937年,黑川雅之出生于名古屋的一个建筑世家,其家族在日本具有建筑界教祖的地位,父亲、哥哥、弟弟均为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哥哥黑川纪章更是20世纪日本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黑川雅之走上建筑师的道路便显得顺理成章:29岁早稻田大学建筑博士毕业,同年便设立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似乎黑川雅之就要延续着父亲与哥哥的职业规划,在建筑设计领域大展拳脚了。


黑川雅之建筑设计事务所作品:
千叶海滨公园野外剧场&千叶南袖观景台
但作为家中次子,黑川雅之自小管教宽松,因此比身为哥哥的黑川纪章多了几分自在的创造乐趣。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正经历着战后的荒芜与空虚。但黑川雅之很幸运,他的童年在名古屋的乡间度过,身边被绿色的稻田、田埂上的漫步、湿润的泥土、跳动的昆虫围绕——自然的野性从那时起便烙在心中。

故乡名古屋乡间的稻田,成为黑川雅之幼时对自然的美学启蒙。
对生命的感悟与野性下无拘无束的自由感,成为了黑川雅之设计中最为看重的一环。他在建筑家族中另辟蹊径,设计更多地横跨室内、家具以及产品设计,将眼光投向与生命贴合的任何空间与器物。

“生命与性”贯穿了黑川雅之的所有设计,成为他设计的出发点。

如何做好设计?
这似乎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而于黑川雅之来说,这又似乎是一种本能的思考。
在黑川雅之看来,日本人做设计比起最终的成果,会更看重设计的起点。“清楚我要做什么?我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是一位设计师很基础的职业素养。”
基于器物的需求,基于人的需要,这便是以黑川雅之为代表的日本设计创作者的出发点;从肉体到精神,他们几乎比谁都更关注于“人”本身的生命意义。

黑川雅之所著《椅子与身体》,是由人体机理与椅子设计而引发的对于日式美学的深层次探讨。
黑川雅之所著《椅子与身体》一书,正是对“椅子”这一平凡器物的原型进行了深度思考。椅子,作为日常家具的重要一员,什么是它的原型?


NEXTMARUNI项目:黑川雅之邀请12位设计大师根据“日本的审美意识”设计一把椅子。
从使用感受:椅子必须为使用者的腰部和臀部创造最理想的空间。坐垫与椅背的角度一旦超过30度,椅子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

黑川对椅子与使用者人体工学的研究
从精神属性:传统东方的椅子椅背相互垂直,坐起来并不轻松,人们习惯于平坐在毫无依靠的地板或凳子之上。这是因为东方文化中一直要求“坐有坐相”,必须保持上身挺立,时刻紧张。东方审美哲学中的椅子不是为了休憩存在的,而是为了礼道和尊重,这也为椅子的设计增添了人文色彩。

东方传统椅子的设计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提供“舒适”
从空间属性:如果一定要探究椅子对人类而言的存在意义,它是一个入口,一个憩息之处。黑川认为,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空间当中,人的心其实是静不下来的。
当在空间之中置入一把“椅子”之后,人的内心会产生一个“支点”,通常人们会想要坐下来,由“不稳定”变为“稳定”状态,令人安稳平静。这是一个从物质形态深入探寻到精神感受的过程。

东西方文化对室内的理解差异示意
基于对“椅子”原型的思考,黑川的设计生涯中也设计过许多出色的椅子。
ZO椅子

1982年,黑川雅之从传统东方文化视角入手,设计了ZO椅子,外形流畅又有钝感,用他的话来解释,这是一个“想要从坐垫变成椅子”的椅子。
一个渴望变成椅子的坐垫,伸了个懒腰,就变成了一把椅子。
橡胶之椅

为了落座更舒服不至于被弹开,黑川雅之参考自行车减震器原理,设计了柔软又能稳稳承受住人体重量的橡胶之椅。
STUDIO系列椅

为了照顾身材不同、审美不同的人, 2015年,黑川雅之设计了可以自行拼接椅背、扶手、坐垫的STUDIO系列椅,购买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身材需要、审美需要,购买不同尺寸、材质甚至风格的零件自行组装。

拥有西方建筑学背景的黑川雅之,早年间会有意克制自己作品中日本审美的表达。直到有一天,他看见故乡的民居和茶室翻修一新,那一刻突然醍醐灌顶,意识到“原来在我们的过去中,早就蕴藏着未来的至美”。从此,他开始坦率而自豪地接纳日本的审美意识。
当然,黑川雅之并未执迷于过去,他的作品依然有着现代性、国际化的追求。黑川雅之的作品是日式禅意与现代美学的融合,既有传统日式人文意蕴,又有现代美学背景下的创新。

札幌酒店设计:
黑川雅之的设计中常透露着日本传统的禅意空间
他以“微、并、气、间、秘、素、假、破”八个字概况了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精妙总结了日本审美的情趣和文化渊源。
01
微: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日本的审美意识的关键词之一就是「微」,它既是「细微中体现整体」的意思。这种「细节中包含了一切」的理念,深深地根植于建筑、庭院设计、每一个人、乃至整个世界中,构成了日本思想的基石。
萤火虫-between


日本的房屋都有宽大的屋檐,外墙一般由一层透光的隔扇代替。而黑川雅之正是抓住了这一特质,用纱、木材盘活了日本和纸与木工技术,设计了这一组茶室家具。他采用与建筑想相似的隔扇语言,将家具转化为一个茶饮空间,使得家具成为了最小的建筑单位,通过家具的样式细节能感受传统东方建筑的质感与空间氛围,细节之中体现整体。
02
并:独立而统一
日本人第二个重要的审美意识是「并」。要做到在细微的人、物、地点等个体中包含整体,也就意味着说从一开始在所有细节当中已经考虑到了整体。这些细节不但是整体的一部分,也会有各自的独立性。
KANAZAWA系列


以打磨光滑的木托盘为基底,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黄金,可以看的出来木纹透过黄金显现出来的纹路,非常的美丽。不同材质的种种「神奇」的特性,赋予在一个产品上,却没有违和感。各个独立部分的特性也得以展现,就是「并」的思想。
03
气:无形,有力
日本人所理解的人或物,并不仅仅是指人自身或物体自身,而是「包含了周围空气的人或包含了周围空气的物」。物体有向周围影响和扩张的空间,这个被影响的空间也代表了这个物体本身的气质。
IRONY铸铁茶壶


IRONY 茶壶,黑川雅之的这件作品是日本的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壶盖及把手利用现有的库存做的延伸设计,由黑谷哲雪制作。
这款壶可用来作为茶壶或酒壶。内部附有过滤器。根据用途不同可以随意安装过滤器或取下过滤器。并且这款壶搭配具有一体感的底座。在日本非常推崇黑色,这种造型和颜色的结合,使得整体看起来非常提「气」。
04
间:若即若离
「间」是理解日本审美意识中的特别重要的元素之一,用以形容一种微妙的平衡感——分离又有所关联,是属于审美意识和秩序感领域的一种微妙情感。
CHAOS混沌之表


黑川雅之设计的“混沌之表”十分恰当地诠释了“间”的审美哲学:曾经的整体因为偶然的因素被分开成两个元素或者说是两个单元,就容易产生一种彼此希望能够回到从前的能量,从而相互吸引,相互召唤。
而 CHAOS 混沌之表就是这样,这款手表拥有 2 个表盘,在一起却显得一点都不突兀的设计。两个表盘是为了旅行时,方便倒时差设计的。可以同时设置两个时区的时间,且大表盘中的圆形在中午呈现黄色,深夜则呈现深灰色。
05
秘:想象的空间
「秘」,是由于产品没有表现出事物的所有内容,而迫使人们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其中。「秘」重要的不是要人全部弄懂,而是由于不懂而有了要求参与的心理动机。
潘多拉盒


「潘多拉盒」装载爱与希望的潘多拉盒子,想使人在打开盒盖时有预想的兴奋。这个箱子的尺寸是根据斐波那契数列而来,这个数列呈现螺旋及花种排列,具有数学性美。也满足了人们积极参与,想要打开它的好奇心。
06
素:本色之美
「素」 ,就是保持最朴实的本色之美,是不添加任何杂念的纯真。信赖自然,将一切依托于更大层面的事物上自然而然,这就是存在于「素」背后的审美意识。
SOBAN 桌


黑川雅之说:「素」强调的是,人类不应该过分自负于自己的才能,面对自然时应保持谦卑的心态。没有刻意的人工干涉,才是与自然之美相协调的真正创造,这也是人类对大自然无条件的朴实信赖。Soban 桌无论从材质,还是造型上都全面的解释了这一理念。原木色的材料,类似荷叶状的自然形态,都是对大自然的致敬。
07
假:顺势而为
不去抗拒、顺势而为的美,这就是「假」的含义,也有「借」的意思。尽量让自身顺应自然的想法,。自然环境有着它最完美、也是最合理的生存秩序,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涉。
PLPL 盘子系列


受「碗始于手掌、盘子起源于树叶」的思想启发,利用构成的质朴原型的黑川雅之设计的 PLPL 盘子系列作品。碗是用手端起送入口中的器皿,与身体的感觉关系密切。顺势设计,由人类最初的行为演变向下延伸设计的思想。
08
破:不破不立
最具破坏力的时刻往往也是最能唤起生命活力的精彩瞬间。就是遵守既定的秩序,然后寻找一种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就是破的力量,破是一种超越传统、秩序与平衡的,有力量的美感。
乐吉左卫门乐烧杯


陶艺是由窑中的烈焰方向流转回转而偶尔生成的美,设计则是预定的协调和计划的美。与流政之先生闭着眼睛用铁锤完成了最后的神来之笔,乐吉左卫门先生也是放弃了创作的计划性,将作品的最后完工阶段交给了火焰和偶然性。当我们最终放弃计划、创作等人为的意志,将一切托付给自然规律的偶然性,就是宇宙成为自己朋友的一刻了。

29 岁博士毕业后,黑川雅之成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从那时起,他渴望成为当代设计领域的达.芬奇。之所以偶像是达.芬奇,因为这个意大利人是位名副其实的多面手,不仅是画家、科学家,也是建筑师、雕塑家,甚至进行过人体解剖。像达 . 芬奇一样,发现、融合和贯通各领域的美,一直是黑川雅之的毕生追求。

黑川雅之的工业设计产品中,无不透露着建筑美感与秩序性。
事实上,当今世界围绕着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边界线正在被打破,越来越融合。
如同黑川一样,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意识到:如果仅仅只是拘泥于产品的设计去考虑工作的话,将越来越难以得到长足的收获。
或许得用一种更广的视角去思考“设计”这一命题。
诚如黑川所言:“现在我越来越发现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想要构建一种涵盖了所有领域的创作,就是一个关于生命的理论。”
这或许能解答设计者们的一些永恒思考——比如“建筑是什么?”、“设计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生活是什么?”,而每一个设计,背后都应存在这样的源动力——那便是生命的引擎。

“人之所以能够跳出这么美丽的舞蹈,就是因为人体的结构是不稳定的。”
——黑川雅之